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八月, 2021的博文

《商君书》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商君书》驭民五术:愚民,弱民,疲民,辱民,贫民。 愚民:统一思想,不允许有多余想法。 弱民:国强民弱,治国之道,务在弱民。 疲民:为民寻事,疲于奔命,使民无暇顾及他事。 辱民:一是无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检举揭发,终日生活于恐惧氛围中。 贫民:除却生存必须,剥夺余银余财(即通货膨胀或狂印钞票),人穷志短。 五者若不灵,杀之。。。。。。

经纬度丛书·秦制两千年:封建帝王的权力规则(豆瓣9.1高分好书备受读者赞誉,上市五天即加印!)

第一章 理想国与理想民 一、商鞅的“理想国”:国富而贫治,民愚则易治 3 二、韩非子的“理想民”:五蠹与六反 11 第二章 胡亥亡国的技术分析 一、秦政的残暴在于制度化伤害 17 二、秦二世而亡的致命变量一:官吏集团“苦秦” 27 三、秦二世而亡的变量二:未及驯化的新秦民 31 第三章 “白马之盟”的玄机 一、西汉建国的游侠底色 36 二、军功集团的权利与义务 40 三、百姓用脚投票奔向王国 48 第四章 游士消亡与秦制回归 一、遍地皆是失业游士 53 二、“求贤诏”里的规训 56 三、寄主的非正常死亡 60 第五章 西汉知识界对秦制的批评 一、贤良文学大战桑弘羊 65 二、寄望以“天命”约束皇权 74 第六章 天下归心与天人共弃 一、表演赢得万民拥戴 81 二、改革诱发土崩瓦解 85 三、光武帝君臣的反思 93 第七章 皇权、宦官与士人 一、曹腾巨额财富的由来 100 二、宦官与士人争夺人事权 102 第八章 如何自群雄中胜出 一、战胜豪强的另一面 110 二、直百五铢钱的奥秘 117 三、皇权缘何“破浮华”? 122 第九章 控制与汲取的“进化” 一、科举重塑官僚集团 128 二、增收变法花样百出 133 三、减负改革中途夭折 142 第十章 王朝的盛世潜流 一、“贞观之治”的民生疾苦 148 二、心照不宣的纳谏游戏 157 三、唐长安城的畸形繁华 163 四、“怀柔远人”的两笔账 172 第十一章 另一个造极之宋 一、赵匡胤的“百代之利” 181 二、仁宗时代亦无仁 187 三、开封城的吸血游戏 197 第十二章 明太祖猛于虎 一、以“猛”治官 208 二、以“猛”治吏 216 三、以“猛”治民 224 四、以“猛”治《孟子》 230 第十三章 东林挽歌 一、东林党批判皇权暴政 242 二、东林兴衰与明朝之亡 255 三、乾隆为何痛恨东林党? 260 第十四章 雍正密折治国 一、正面榜样与反面教材 265 二、全面侮辱打击科举出身的官员 269 三、以密折困锁群臣而自困 276 第十五章 同光中兴的逻辑 一、咸丰的外交与肃顺的内政 283 收起全部↑

鸦片战争12

https://twishort.com/6EEnc

Justice Win 1天前 区别在于西方文明拥有多元化的基层自发秩序、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种族灭绝、也不需要外部征服者和秩序输入就能繁衍和发展。

李自成反攻导致3名清军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15/09/18841360_861141136.shtml

循迹晓讲|凶徒遍地:明末社会中的戾气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06/28/2021

循迹晓讲|凶徒遍地:明末社会中的戾气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06/28/2021 中国数字空间词条: 献忠学原文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熊掌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38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清易代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以残暴和嗜杀出名的时代,不唯是张献忠这样的农民军领袖,明军将领、清军及投清明军将领也都以大规模杀戮和酷刑为其突出特征。然而,“张献忠”们并不是凭空出现的。 在残酷的战争爆发前,明朝已经有了一个充满戾气和暴力的社会。 晚明大家刘宗周对明末社会的乱象有一段总结性描述,即“格斗出于妇女,官评出于市井,讹言横于道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全社会都是一言不合即殴斗,即使妇女也不例外,人们根本不相信朝堂上的官吏评价,反而相信市井之间的官声,全社会到处都是小道谣言,一有异动,随即群情汹汹。 这是一个暴戾、紧张和不安的社会。 image ◎ 电影《新龙门客栈》对明末的暴戾、紧张的社会气氛有很好的描绘 按照曾经流落中国的朝鲜人描述,即使是在社会还算平稳的明中期,平静的水面下也暗含着汹涌的恶流。到处都能遇到劫持人质、搜刮金银的强盗,尤其是海边的海盗更是多如牛毛。明朝的军兵除了言语粗暴之外,还动手抢劫朝鲜人仅存的一点财物。皇帝则是因为一点小过随意贬谪官员,有的官员头一天还在押解这些朝鲜人,第二天就接到了贬谪的诏书。 到了明末情况自然更加恶劣。社会上流行着一言不合即动手行凶的风气,就连素来以道德文章自诩的士大夫阶层也被此风气所感染。 以儒学新思想留名后世的明末三大思想家中,即有两人身负命案。其中顾炎武是由于家仆串通豪强阴谋诬告自己,一怒之下将仆人溺死。黄宗羲则因父亲反对魏忠贤死于诏狱,愤而刺杀了阉党成员。 二人犯案虽各有缘由,也可见即使是以涵养著称的儒家大族也已经被社会的戾气所感染。绝大多数的士人或官僚都被卷入了阉党和东林党人之间的生死对抗上,万历、崇祯两代可以说的上是戾气盈朝。 同样是三大儒之一的王夫之就此评论说,明代士人突出的缺点有三个,“躁竞”“气矜”和“气激”。士人一旦斗气起来,皇朝就不会稳固,汉以士人“躁竞”而亡国,宋以士人“气嚣”而亡国,而明末更甚,士大夫之间结党成团,对政敌生死相斗,不管他们之间谁胜谁负,最后都难免落到“死与辱及其身”的